發布時間:2013-04-17
假如你這個季節來到南疆旅游,一定要到焉耆盆地的七個星來,好好享受一番戈壁灘上33000畝碧波蕩漾的葡萄園帶給您的視覺盛宴,品嘗一下鄉都酒堡醇香的葡萄美酒,當然,機會正好的話,也要見一下忙碌在儀爾公司葡萄基地的守護神——何承潤。
提起這位儀爾葡萄基地的“守護神”,鄉都酒業董事長李瑞琴總是贊不絕口,由衷感激和敬佩他潛心鉆研種植管理的科學精神。2006年李瑞琴曾提出過釀酒葡萄無架栽培的設想,可是耽于沒有敢于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直到何承潤接手基地管理工作后,這根變革思想的導火索便點燃了勞動用工的革命、寒冷地區葡萄栽種的革命、節約用水的革命、有效利用農機的革命。何承潤的智慧像頑強的葡萄樹一樣,一旦扎根,每一分鐘的生長都為這片戈壁帶來新的希望。這些科學的思想和理念也在不斷探索中結出碩果——節約用水80%,節約用工50%,節約農機改造成本,機械埋土率可達95%以上。而這一切成就,源于這位焉耆縣科技特派員情注鄉都葡萄產業的執著信念和不懈努力。
何承潤說:“好葡萄酒是種出來的,鄉都葡萄酒是鄉都人用愛哺育出來的”。雖然已過知天命之年的年齡,這位學物理出身的門外漢,從2009年接管葡萄園開始,潛心鉆研葡萄管理技術,心系葡園,魂牽葡園,吃住在基地,三年駕車在基地跑了15萬公里,半年就能打壞一部手機,葡園的每一寸土地都有他的足跡和汗水。帶領著他的種植員工們,刮風下雨了,別人往家跑,他和葡農們卻往地里跑,他對葡農的人性化管理也在當地口口相傳,別人雇工難,他的葡園卻要選聘種植工。四年下來,不僅何承潤成了管理葡園的行家里手,還培養出了一批葡園“土專家”。如今,33000畝葡園,樹齡最長的有15年,最短的也全部掛果。
要問鄉都葡萄酒緣何醇厚,那是因為何承潤帶領葡農們不舍晝夜,把鄉都“隨身隨性”的釀造理念延伸至每一壟葡萄的管理,點點滴滴持續改進。這一切,歷練升華出一位葡園守護神的精神境界和智慧精華,更培育出了會傳遞生命信息的“聰明”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