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21歲的李瑞琴,為了生計,毅然決然離開黃海之濱,遠嫁到了火車七天七夜才走到的焉耆縣一個最邊遠的鄉村。從此,淚水汗水便伴隨著她和家人匆忙的腳步,走上了這條沒有止境的漫漫創業之路,歷經百般艱辛,實現了“好葡萄酒是種出來的”這一夢想。
2002年,中法合資“新疆鄉都酒業有限公司”注冊成立,當年建廠當年投產。美麗的鄉都酒堡在七個星的戈壁上開始了又一段傳說。在創業初期各方面條件非常艱苦的情況下,李瑞琴毅然堅持送兒子到法國學習、深造葡萄酒的釀造,還不遠萬里請來了法國合作伙伴。建酒廠,對一個已經走南闖北多年的農民企業家并不是稀罕事,稀罕的是李瑞琴要建一座法式酒堡,她和法國合作伙伴都堅信:葡萄酒不是工藝品而是藝術品。于是,她開始向第二個夢想進軍:做一支富有生命力、充滿藝術氣息的葡萄酒。
2004年,鄉都葡萄酒開始上市銷售,到2011年銷售收入已過億,上繳稅收2800萬元,對國家的貢獻成倍增長。這期間,鄉都葡萄酒先后取得國家質量體系、有機產品、食品安全體系等一系列認證;公司獲全國農產品加工業示范企業、全國鄉鎮企業創名牌重點企業、新疆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等榮譽;“鄉都”獲新疆著名商標、中國馳名商標認定。
李瑞琴和她的團隊用十幾年的時間,實現了集種植、養殖、加工、銷售、生物工程、特色旅游等為一體的生態產業鏈,也正在向著她實現人生價值、造福社會的偉大夢想堅定前行。難怪李瑞琴笑稱,有時候她一天同時擔任三個角色:農民、工人、董事長。而個中艱辛苦澀又有誰能知曉?在寸草不生的戈壁上種葡萄已被眾人稱作“瘋了”,做高端葡萄酒更不被眾人看好。一個戈壁灘走出的農家女子,種葡萄、搞基建,跑項目、忙銷售,凡事親力親為,受盡千般委屈,閱盡職場冷暖,練就了一身闖市場的本領。借鑒法國釀酒師對葡萄酒執著、專注、人性化的釀造精神,李瑞琴提煉出鄉都特有的“隨身隨性”的釀造理念,成為鄉都系列葡萄酒絕佳的品質保證和完美體現。鄉都葡萄酒因此屢屢在國內外各種評酒活動中獲得各種獎項和殊榮,品質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青睞。在追夢的路上,她又一次成功地邁出了前行的腳步,離夢想的彼岸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