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稍加留意就不難發現,近些年國人的飲酒習慣已悄然發生改變:宴席上,一統天下的白酒、啤酒格局已被更加健康的葡萄酒打破;在商場、超市等各大賣場酒品專區,都設立國產品牌葡萄酒和進口葡萄酒專柜,國內市場對葡萄酒的需求不斷增高。
而在國產葡萄酒品牌中,來自新疆天山南麓的鄉都葡萄酒逐漸被廣大高端葡萄酒的愛好者所認知,被稱作“一支有生命的葡萄酒”。葡萄酒“活了”?是什么賦予了鄉都葡萄酒生命的力量,帶著這個疑問,記者展開了對鄉都葡萄酒“生命起源”的探尋。
葡萄酒素來有“七分原料三分工藝”的說法,因此,優質的釀酒葡萄對酒廠來說尤為重要。鄉都人堅信“好葡萄酒是種出來的”,鄉都葡萄酒來自新疆天山南麓霍拉山腳下的焉耆縣七個星鎮,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讓鄉都葡萄酒擁有令行業艷羨的葡萄原料資源。
海拔1100米的霍拉山扇形沖積帶,六萬畝鄉都葡萄園,便坐落于此,茫茫戈壁,獨特的中溫帶荒漠氣候,形成了鄉都葡萄園“水、土、光、熱、氣”的五大優勢。
鄉都葡萄園所在的北緯42度,年平均日照超過三千小時,充足的陽光,保證了葡萄的酸甜度;在水質層面,天山雪水融化而成的開都河與大巴倫渠古河道,為鄉都葡萄園提供了優質的水源。大于180天的無霜期,讓葡萄有足夠的時間生長,充分保障了葡萄的成熟度;最為可貴的是,數億年形成天然的沙礫土壤,自然形成的粗砂、細沙、礫石三層,干爽通透,恰恰迎合了釀酒葡萄的生長天性:土壤的通透性不僅利于葡萄根系向下生長,礫石還可快速吸熱和散熱,充分均衡土壤晝夜溫差。
此外,獨特的氣候環境,也讓鄉都葡萄園免受病蟲害的侵害。零農殘、無化肥使用,早在2004年,鄉都系列產品就獲得北京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中心頒發的有機食品認證證書。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是鄉都優質葡萄原料的保障,在擁有了絕佳品質的原料基礎上,鄉都秉承法國“隨身隨性”的釀酒理念,保障每一款酒的最終品質。
所謂隨身隨性,即是對每一種葡萄的特性充分了解,待壓榨、發酵后再逐罐品嘗,根據其自身的特性來決定今后的發展方向,這樣不會無故將一罐普通等級的葡萄酒按照高檔酒的成長方向來釀造,也不會委屈了本該發展成為高等級的葡萄酒。
鄉都將每一種葡萄的自然天性與“隨身隨性”的傳統工藝完美結合,收割、發酵、浸皮、調配、窖藏,每個環節尊崇自然規律,將“隨身隨性”體現在釀造的每一個環節中,讓葡萄的生命,在釀造中得以延續、蛻變、升華。這也許就是鄉都葡萄酒被稱作“一支有生命的葡萄酒”的原因。
探尋一支有生命的葡萄酒
發布時間:2011-07-27